天津教育报讯(记者 彭未风)5月18日,备受瞩目的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开园。作为天开园的主角之一南开大学,南开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是学校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团队。
如今天开园的运营和南开大学入驻项目的运转都进入稳定期,南开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郭伟由衷感慨:“回看前期筹备到初期运营的经历,天开园从规划变成现实的速度太快,梦想和现实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转换,也真真切切感受到咱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说起短短数月天开园及周边的变化,郭伟用“焕然一新”来形容。过去学校西门外,陈旧的建筑外檐、破损的城市景观等给人一种暮气横陈的感觉。命运的齿轮在天开园的概念提出之际开始转动,这一片城区的软硬件设施迎来更新提升,蓬勃的发展气息弥漫在崭新的道路里巷中间,天津的科创工作也在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作为先锋部队,接到园区载体建设、项目进驻等开路工作时,郭伟和同事们把它看做是一次“创业之旅”。接手任务时很多工作都是零基础,需要“平地起高楼”。如何做好平台公司运营、如何遴选优质项目、如何为入驻项目提供优质服务等,都要根据新园区特点重新建构,既要谋发展,也要保底线。园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期望高,郭伟和团队的党员们以“创业者”的心态,努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一点一滴把工作开展起来。
公司用3个多月时间组建调整并成功运营了天开园和南开园平台公司,完成建章立制、招兵买马、项目遴选、载体运营、企业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截至11月底,南开大学已在天开园引入注册企业69家,从业人员超过430人,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700万元,20余企业获得了股权或债权融资。同时,在毗邻的南开大学科技园(南开园)引入注册企业49家,从业人员超过170人,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这些企业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在天开园初步形成了具有南开特色的创业生态。资产公司追加20万专项预算,以招聘“管培生”“实习生”到初孵企业顶岗锻炼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过渡期的人力资源短板,督促企业开展市场化运营。所属南开二十一世纪工研院举办“大业盛德”科创赋能活动90余场,建立科创服务资源汇聚共融的良好生态,加速项目熟化和产业化。借天开园之机,南开大学科技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汇聚南开科技力量、校友资本力量、师生创新能量搭建了新的平台,为落实“十项行动”重点任务提供了支撑。
后续,资产公司将继续积极对接校内外各方资源,全力拥抱市场、拥抱天开园,及时总结推广新经验、新模式,激励教师、科研人员、管理服务人员和各界校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奋力投身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为天津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南开力量。